首页

女m棉袜

时间:2025-05-29 04:43:50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28036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武汉食博会开幕 展商拥抱“数字时代”

2018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媒体融合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山东一诗人诗作被认定抄袭,杂志社声明:今后永不刊发其作品

台湾历史学者徐泓甲辰龙年春节后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撰写、校对一套系列历史读物的明史部分;另一边是清理他和妻子王芝芝的藏书,计划捐赠浙江大学中西书院。近4万套亟待“搬家”的史书,让两位老人忙得“焦头烂额”。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在港闽籍乡亲、港区政协委员们表示,近年来,宁(德)(香)港交流合作不断加深、日益密切,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帮助宣传推介,引导更多项目、人才集聚落地宁德。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贵州贵阳:家门口协商让“呼声”变“掌声”

在对赫章县的倾情帮扶中,台盟中央积极探索并创新帮扶模式,变单纯的“输血”为可持续的“造血”。其中,通过开展“筑梦乡村”培训活动,为赫章县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据统计,已帮助赫章县培训基层干部、乡村致富带头人达1500余人次。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梨树废矿坑变身“小天池”引客来

2019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2022年,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弹指一挥间,我国航母数量从‘1’增长到‘3’,实现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跨越发展。”朱悦萌兴奋地说,“不仅建设得快,而且边建边训边用,练兵用兵一体化、兵力运用常态化,备战打仗能力实现提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